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报】立足生态与环境研究 助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时间:2018-09-11

  ■雷加强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持续加大了与周边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力度。其中,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地所”)一直走在前列,从事干旱区水文水资源、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纷纷走出国门。

  生态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生地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和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成了中亚海外研究中心,包括阿拉木图、杜尚别、比什凯克3个分中心。实现了中亚干旱区资源环境大数据共享,在塔吉克斯坦萨雷兹堰塞湖无人机监测预警、吉尔吉斯斯坦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区建设、阿斯塔纳生态屏障建设技术合作研究、亚欧内陆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生地所还牵头组建了中亚生态与环境科技合作联盟,成员包括中亚国家及伊朗、俄罗斯、比利时、奥地利、美国等国的22家国立科教机构,形成了合作研究的长效机制;积极参与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推广示范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土改良、荒漠化防治、生态保育恢复、可持续土地管理和绿色经济发展等先进技术模式,为中亚、西亚生态环境保护和“非洲绿色长城”计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生地所执行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所级国际合作项目,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建设技术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采取双边、多边合作形式,拓宽了基地平台国内与国际合作的渠道。

  近日,生地所执行的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课题——“吉尔吉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示范”项目圆满完成,“成套膜技术净化集中供水站(净水屋)”落成运行,解决了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部分地区饮用水中重金属、抗生素、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处理后的饮用水水质达到并超过了吉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吉尔吉斯斯坦建设、住房与公用事业署第一副署长Borubayev Samat表示,希望能通过项目示范将净水设备推广到偏远农村,帮助解决农牧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希望中方能提供相关技术培训,保障示范点后期正常运行。

  值得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在走出国门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对方国家的民生领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升百姓参与度、解决当地民众关心的问题。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项目,共同建立科技展示区、示范区也尤为重要。

  生地所与非洲共建了荒漠植物种源基地、沙漠化监测与防治试验研究站,与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肯尼亚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及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作为技术方参与“泛非绿色长城”建设,开展对萨赫勒地区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的综合研究,集成中国荒漠化技术,在非洲使用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和材料,其中,我们带动了数家企业参与。

  生地所是专门从事干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的研究机构,流沙治理、大面积红柳恢复、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建设技术等一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易卜拉欣·逖奥来新疆考察,看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时感慨地说,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你们的科研工作令人震撼,感谢你们的奉献,你们的研究将对全世界具有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的60多个参与国中,有4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问题,在“一带一路”的6条经济走廊中,有4条存在荒漠化问题。生地所已在沿线国家搭建了多个研究平台、野外台站,也形成了成套的防沙治沙技术体系与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一带一路”沿线荒漠化防治,这不仅是我国履行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缔约国责任和义务的需要,也是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生地所与中亚、西亚众多科研单位和政府机构合作,有效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搭建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在应对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生地所主办的“中亚区域防灾减灾技术应用培训班”上,伊朗环保部代表Setayesh Behrooz表示,中国的防灾减灾技术非常成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渴望与中国在防灾减灾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更加坚定了伊朗防灾减灾信心,希望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国内的年轻人。

  “科技无国界”,友好的科技合作拓展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朋友圈”,中国的防沙治沙技术已传入非洲、中亚等区域的多个国家,未来还可以争取与更多国家开展合作,适时共建国际生态环境监测试验点、野外研究台站,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能力,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是促进国际关系的绝佳载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研究所的合作范围从此前的中亚、蒙古、俄罗斯等扩展到了整个亚欧干旱带,带动了更多国家密切合作,以便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今后的科技合作中,希望更多的国家可以采取多边、双边等合作形式,争取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合作,拓宽合作渠道,增强生态建设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水平,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典型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试验点,通过技术吸收融合再创新,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环境能力建设。

  (作者系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8-09-10 第7版观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