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成功举办“干旱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培训班”

时间:2024-09-06

8月26-30日,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在乌鲁木齐举办了“干旱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培训班”。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吉尔吉斯斯坦保护区的6位科研和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旨在通过新疆和中亚各国保护区之间的知识分享与信息交流,促进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提升中亚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监测能力,为中亚区域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30x30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吉力力·阿不都外力为培训班开班致辞。他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希望参加培训班的保护区管理者和科技骨干通过此次培训,提升能力,凝聚共识,加强合作,为中亚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大贡献。新疆生地所国际合作处处长乔建芳介绍并鼓励参加培训的各单位积极加入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BCAA由新疆生地所牵头成立,目前拥有成员单位13个,将通过成员单位科学家间的科技合作、信息分享、能力提升等,共同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新疆林业科学院孙刚教授、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线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申小莉研究员(线上)分别为学员作了“新疆自然保护地”“昆蒙框架30x30目标实现路径”“灵长目动物认知能力、社会组织形式及种群数量”等主题的报告。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学员分别就土库曼斯坦阿米德里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普兰吉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巴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伊坚达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乌兹别克斯坦扎拉夫尚国家自然公园的地理地貌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吉尔吉斯斯坦学员分享了吉国森林资源的分布及现状。

野外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赴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博格达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及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新疆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现状,理解了保护区建设对《昆蒙框架》30*30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调研了保护区在干旱区物种保护、生态修复、科学普及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领域的能力。培训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有效促进了新疆与中亚国家保护区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极大提升了BCAA作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平台的区域影响力。

合影

调研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考察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人工建造的野生动物水源地

调研博格达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