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沙特阿拉伯当地时间13:20,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UNCCD COP16生态友好型荒漠光伏电站技术创新边会在利雅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中国馆”召开。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隆基绿能、华为等众多单位参与。会议围绕生态友好型荒漠光伏电站技术创新开展探讨交流。
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新文为会议致辞,他强调,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中国光伏电站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建设重点区域逐渐向“沙戈荒”地区转移。光伏发电和荒漠生态产业如何融合发展是未来荒漠光伏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新疆生地所科研团队就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风沙灾害防治等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大型沙漠光伏电站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未来,期待在生态友好型荒漠光伏电站建设技术领域与相关研究机构、新能源企业继续加强合作、创新攻关,充分发挥研究所在防沙治沙领域的技术优势,为生态友好型荒漠光伏电站建设和荒漠光伏产业的融合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新疆生地所正高级工程师、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站长范敬龙作了题为“新疆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的思考和行动”的主题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西北“沙戈荒”地区在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方面潜力巨大,但也是中国荒漠化风险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大力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光伏发电与荒漠化防治的融合势在必行。以新疆为例,2024年,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位居同期中国第一。但由于风沙灾害风险高,沙漠光伏电站面临大风、沙尘等挑战。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计划建设长800公里、装机容量达1亿千瓦的“光伏长城”,积极应对潜在的荒漠化风险。此外,新疆还在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提水、光伏项目异地治沙、阻固结合的光伏电站风沙危害防治等创新技术模式研究。
会后,新疆生地所参会代表与沙特阿拉伯国家植被覆盖发展与防治荒漠化中心(NCVC)主任AHMED A.ALGHAMDI教授、Shubhi Misra博士等开展了交流,双方就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盐碱地治理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新疆生地所研究员艾里西尔·库尔班、中阿绿色发展合作中心理事长郭丽君等。
徐新文致辞
范敬龙作报告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