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哈萨克斯坦生态审计师协会主席Zhasulan Kenzhalin以及副主席Galym Berkinbaev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就荒漠化治理技术及国际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访问旨在推动中哈双方在生态治理领域的经验共享与技术协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生态安全注入新动能。此次访问为后续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座谈会上,新疆生地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生宇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主要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等情况。他提到,中心研发的技术模式已在多个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Zhasulan Kenzhalin主席对新疆生地所的科研实力与实践经验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新疆生地所的技术成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希望将这些技术成果全面引入哈萨克斯坦,提升哈萨克斯坦的荒漠化治理水平。”
Galym Berkinbaev副主席聚焦技术问题,就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格库铁路防沙固沙等工程的技术细节,与中方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院长郑师全程陪同访问,他提出了三方合作的构想,即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可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平台,为新疆生地所和哈方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助力。
访问期间,Zhasulan Kenzhalin主席等一行还参观了新疆自然博物馆。
据悉,哈萨克斯坦生态审计师协会(KPEA)成立于2006年,由哈国原环保部根据《生态法典》发起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现有80个成员,覆盖全国3个直辖市及17个州。总部位于阿拉木图,下设六大区域代表处。协会以推动生态审计专业化、维护行业规范为核心任务,已累计培训160余名生态审计专业人才;作为政府重要合作伙伴,协会代表参与生态与自然资源部、水资源与灌溉部等国家委员会会议,多次作为公共环境评估的组织者,参与多个重大环保项目的审查与评估。
座谈交流
参观新疆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