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新疆生地所举办第15期(2023年第3期)天山学术论坛

时间:2023-03-16

  3月15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举办了第15期(2023年第3期)“天山学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和冯起应邀分别作了题为“新时期黄河治理主要问题与应对方略”、“中国沙地治理原理、模式与效果”的报告。论坛由中科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主持,新疆生地所、新疆财经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王浩在对新时期治理黄河主要矛盾及其演变、新时期治理黄河战略措施研判选择、西部调水补黄增源的战略意义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方略构想。包括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方略、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保护方略、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方略、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同管控方略、流域和区域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方略。冯起以我国沙漠化问题和当前治沙成果为切入点,从植被固沙机理、界面作用与植被土壤修复、低密度植被治沙模式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对我国的沙地生态恢复工作做了详细介绍。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极端干旱地区的沙漠化问题,探索出高效的营林治沙模式,建立了符合中国沙地水分利用的管理模式,对西北地区防护林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王浩院士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经济学和复杂系统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系统建立了水循环及伴生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过程综合模拟与多维调控技术体系。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奖等,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冯起院士长期从事寒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理论和技术研发工作,揭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寒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系统理论,研发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成功地实现了极端环境下生态治理技术大规模的推广和工程化的应用。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澳大利亚政府“奋进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优秀博士后奖、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陈曦书记主持会议

王浩院士作报告

冯起院士作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