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通过集群降低个体警戒时间,从而增加采食等行为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效应”。除群体大小外,有蹄类动物内在的生理因素(如繁殖期及育幼期)以及两性个体差异均会影响动物的警戒行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维康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于2007年至2009年,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鹅喉羚的个体警戒行为。该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鹅喉羚的行为,并对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及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通过测定鹅喉羚警戒行为比例、平均每次警戒持续时间及10 min内警戒频率,研究了季节、性别及群体大小对鹅喉羚个体警戒水平的影响,并验证了群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季节更替产生的生物量变化对鹅喉羚个体警戒水平无显著影响;秋冬季节除雄性外,鹅喉羚个体警戒水平均有随群体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但该趋势不十分明显。性别则显著影响其警戒水平,夏季由于雌性羚羊处于哺乳期,因而其警戒水平显著高于雄性(P < 0.05);受繁殖行为影响,冬季雄性比雌性警觉性更高(P > 0.05);春秋季两性间警戒水平没有差异(P > 0.05)。不同生理周期是导致鹅喉羚育幼期雌性及繁殖期雄性个体警戒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的重要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easonal and sexual variation in vigilance behavior of goitered gazelle (Gazella subgutturosa) in 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Ethology, 2011(29):44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