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作为我国2013年唯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报送世界遗产中心进行审查。新疆天山系列提名世界遗产地确定由阿克苏的托木尔、伊犁的喀拉峻—库尔德宁、巴州的巴音布鲁克和昌吉的博格达4个区域组成,总面积5759平方公里。目前,新疆天山申遗文本已顺利通过世界遗产中心的技术审查,并得到世界遗产中心的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于2009年启动“新疆天山自然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研究”项目,杨兆萍研究员带领项目组系统研究了“新疆天山”在美学、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所具有的世界顶级品质和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并完成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所需的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等系列技术报告。
杨兆萍研究员通过与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山岳遗产、中亚地区其他山脉、境外天山部分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的天山保护地对比,得出了新疆天山符合世界遗产的第(vii)和(ix)条标准,即: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或非同寻常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是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为新疆天山申遗奠定了科学基础。
新疆天山具有全球意义的美学和生物生态学价值。新疆天山之美不仅在于拥有壮观的雪山冰峰、优美的森林草甸、清澈的河流湖泊、宏伟的红层峡谷,更在于这些自然要素位于广袤沙漠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景观和自然美。世界上很少有像新疆天山这样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的汇集在一起。
与其他类似区域相比,新疆天山以其“两漠夹一山”的独特山盆地貌格局、深处内陆的地理区位和温带干旱大陆性气侯,较之世界其他区域,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了温带干旱区大山脉的地貌、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在全球山地生态系统类型中独具特色,成为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
新疆天山突出反映了中亚干旱区植被随地貌与气候变化正在发生的演变过程,以其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好的保存状态,是Global 200 Ecoregions 111“中亚山地草原与林地生态区”中天山针叶林、天山山地草原草甸和天山山麓干旱草原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天山拥有温带干旱区山地典型的垂直自然带谱,区系成分多样,保留了大面积的天山野果林,是众多古近纪残遗物种的避难所,突出代表了帕米尔-天山山地生物地理省生物群落演变和进化的过程。
新疆天山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是中亚山地残遗物种、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的重要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