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新疆生地所在乌鲁木齐大气颗粒物形态及组成成分分析上获进展

时间:2013-02-05

 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PM)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大气颗粒物被称为PM2.5。颗粒物的粒径越小,被吸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极微小的颗粒物甚至能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且PM2.5比表面积大,能吸附有毒气体、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潘响亮研究员团队针对2011年冬季乌鲁木齐市科学院区域10nm-10μm之间的颗粒物,将其分成十三级,对其形态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寻求污染物来源及危害,制定空气污染治理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分布集中于0.18-1μm之间的(占PM10总质量的58.7%),主要由铝酸盐、飞灰、无机盐晶体、烟尘、有机碳、无规则碳颗粒等几类物质组成,其中S和Hg的含量较高。0.18μm以下的颗粒物含量较少,主要由有机碳和烟尘颗粒组成,并且含有较高浓度的As、Cu、Pb、Cd、Hg等重金属元素,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1μm以上的颗粒物主要由硅铝酸盐、飞灰和二次合成的无机盐晶体组成,对人体可能的危害较1μm以下的颗粒物小。

上述研究结果以“Microscopic morphology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sizedistributed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n Urumqi, China”为题发表于Environ Earth Sci上。尹辉为第一作者,潘响亮为通讯作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