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新疆生地所揭示柴窝堡湖湖泊区域百年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

时间:2013-05-15

受器测记录的限制,历史时期的气候现象及环境的响应无法被记录,难以科学评估当前湖泊所处的相位和未来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加剧了湖泊演化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难度。湖泊沉积物是流域气候、环境信息的有效载体,将湖泊沉积记录与器测记录衔接,通过与现代湖泊及流域器测数据的对比,可重建流域气候及生态与环境的历史变化。

柴窝堡盆地位于乌鲁木齐东南部,在西风环流影响下,成为南北疆气流交换的重要通道。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和南京湖泊所在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亚洲中部百年来湖泊变化及环境效应(KZCX2-EW-308)”的支持下,通过分析湖泊中部岩芯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粒度、元素、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同位素等环境代用指标,结合数理方法对环境代用指标的指示意义进行辨析,揭示了该区域百年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研究表明:湖泊沉积记录显示:1910-1930年和1980-2000年为百年来的两个沙尘暴相对活动强烈的时期。1880-1910年之间,区域气候偏冷偏干,具有不同于小冰期时冷湿的气候特征,该时期湖泊环境较为稳定;1910-1950年,气候波动频繁,但总体干燥,湖泊水位变浅;1950年以来气候持续升温,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降水量有所增加;磁化率、重金属以及营养元素等指标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显著增强。

上述研究成果以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ver the past 150 years inferred from the sediments of Chaiwopu Lake, central Tianshan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上。

网上链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