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干旱区属于矿产资源丰富的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普遍恶劣,多属荒漠戈壁,严重干旱缺水,生态极为脆弱。长期以来大规模采矿扰动与干旱脆弱生态环境的空间耦合所导致的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峻。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徐海量研究员团队,在过去二十多年在阿尔泰山两河源和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废弃矿区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综合分析采矿情况及其生态影响,以及矿区生态修复的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干旱区矿区修复面临的生态恢复目标不明确、生态用水量不足、乡土植物选择不合理、土地退化严重、恢复面积广等主要挑战,提出了符合干旱区矿区修复的微观地形重建措施,并通过恢复试验验证此措施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重新分配有限的降水资源(尤其是雪),并使土壤水分和养分由地表径流携带并收集在洼地中,以调节土壤入渗和供水,从而实现节水和非灌溉植被的恢复。
研究结果以“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areas in the arid region of China: Challenge, capability and reconsideration”为题发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论文第一作者为新疆生地所徐海量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艾沙江·艾力副研究员。该研究得到新疆土地综合整治中心委托项目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3007720#f0010
图1 中国干旱区矿区分布图
图2 干旱区矿区修复研究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