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焦点访谈】直面挑战 创新决胜未来

时间:2018-05-3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中国是同频共振还是擦肩而过?怎样才能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面对逼人的形势、挑战和使命,我们应该怎么做?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谈到了科技创新多个层面的问题,金句频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这些话让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有共鸣,受启迪,大家结合实际,思考怎样把压力变成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表示:“我觉得这是总书记在面对新时代下,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大的历史格局下,站在中国走向强起来和建功新时代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过程当中一次动员令。”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大格局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严峻紧迫的挑战。他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要抓住这个科技革命的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一个挑战是国际上的大国竞争,如何实现突出重围,是我们面临一个重大挑战;第二方面来说,我们国家本身科技发展又处在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一个关键阶段,科技当中确实看到真正还不能有效支撑我们国家转方式的重大需求,也就是说管用的、实用的技术还不够多,原创的成果还不够多。”

  除了来自国际大背景的严峻挑战,在国内小环境方面,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重点体现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说:“他用了三个逼人,形势逼人、挑战逼还有使命逼人,这也是给科学界专家们提出新的任务,我们现在确实是要深刻深入地分析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当中,我们哪些是有优势,哪些还是短板,如何要补短板。”

  形势严峻逼人,中国怎么办?中国要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目标,主攻方向和具体目标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作出了部署: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潘教峰说:“这几点逻辑上是环环相扣,是科技发展是全方位布局当中最关键的这五个方面,内在是相互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布局。”

  在谈到自主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对于这一点,中科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深有体会。

  2016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跑者。然而,成功的背后,潘建伟也曾遭遇卡脖子的困境。

  潘建伟告诉记者:“本来我觉得我们发射可以更早一点,如果说有些技术,比如说我们空间的光跟瞄,和空间的光学通道建立的技术,如果当时能够比较方便地从欧洲引进的话,那我们的卫星可能早两年就发射了,但当时我们进行很长期的沟通,至少聊了两三年左右,当时他们有器件,因为某种协议和条约方面的原因,受到了美国的(限制),没有得到这个许可,所以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弄了。”

  关键技术买不来怎么办?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潘建伟联合了国内多家研究机构,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一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对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既形象又深刻的语言,激起院士们强烈的共鸣。

  “我们鼓励创新,也认识到创新不是嘴上喊喊那么简单的,往往它是九死一生的,真正从事创新的人是比较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坐冷板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说。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几乎每一位院士都经历过九死一生、长期坐冷板凳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是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他研究的领域是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李家洋的目标是为中国人培育既高产又好吃的大米。目前,李家洋的研究团队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世界领跑者。然而,当初,为了寻找一个理想株型的水稻功能基因,李家洋也曾经历过长达10年的苦苦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院士群体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他提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说:“真的是说到我们的心坎里。大家都非常感动。我也是听了以后,觉得总书记是懂科技人才,接地气,了解科技界的状况。”

  对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他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潘教峰说:“总书记用很大篇幅来谈人才问题,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创新人才上,它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群体组织的,既有给我们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以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又有大量中青年科学家,还有我们未来的人才,现在处在青少年阶段的,那这三个群体,其实总书记都讲到了,而且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想特别是青年人才,惟有一代青年人才成长起来,中国的科技才能上新的台阶,所以从这儿看出来,总书记对人才问题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有这样系统的思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一方面要有用人的好机制,释放科学家们的创新活力,支持他们放开手脚去创新,从而培育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有育人的好土壤,这既要培育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小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上下求索的科学精神,鼓励孩子们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敢创新、爱创新。人才根系发达了,创新强国的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