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新华社】“刘红柳”,一辈子大漠扎根种树

时间:2018-12-18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7日电 题:“刘红柳”,一辈子大漠扎根种树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郭燕 

  挡住风沙,对于新疆绿洲里的百姓来说,是口口相传的提醒。他们世代对抗的,是中国那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带着“有志青年到边疆去”的志愿与这片流沙搏斗。数十年间,他环绕沙漠一圈圈地找寻优良固沙植物,研究遍植它们的方法,苦思用它为沙区百姓致富的技术。一晃,他已是85岁高龄。 

  他是刘铭庭,因为一辈子执着于一件事,也被叫作“刘红柳”。 

  有志青年去边疆 

  1957年,刘铭庭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写下一封“把我分配到祖国边疆去”的信件,加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研究室(现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两年后,中科院成立治沙队对我国沙漠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考察,刘铭庭参加了塔里木东部考察队,并在考察中发现了柽柳(又称“红柳”)新种“塔克拉玛干柽柳”。柽柳,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植物,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耐风蚀和沙埋,是黄沙中最有生命力的希望。 

  自此,柽柳进入刘铭庭的视线。从1959年到1983年,刘铭庭先后发现了塔克拉玛干柽柳、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白花柽柳等5个柽柳新种,成为“中国柽柳家庭”1/4种数发现人和定名人。刘铭庭还系统研究了约200种固沙植物。2014年,他出版了《中国柽柳属植物综合研究图文集》。 

  1982年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策勒县告急,流沙前锋在县城外1.5公里处咄咄逼近。刘铭庭与同事张鹤年等前往策勒开展科学治沙。 

  反复研究后,刘铭庭决定选用红柳大面积种植固沙,并利用山洪冲刷红柳种子播种繁育,策勒县的绿洲面积有所增加,流沙前锋得以后退。沙漠边引洪灌溉红柳已达百万亩。 

  1995年,生地所的两项研究成果“策勒县流沙治理试验”和“盐碱地沙地大面积引洪灌溉恢复红柳造林技术”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控制成功业绩”。 

  不能把技术锁在抽屉里 

  在阻挡流沙侵袭期间,刘铭庭在策勒治沙站开始了红柳肉苁蓉人工接种试验研究。这项他后半辈子的事业,让饱受贫困的沙区群众找到了致富渠道。 

  肉苁蓉又名大芸,寄生在红柳根部,是沙漠地区的一种珍贵药材。但这种市场需求很大的“沙漠人参”从未被人工种植成功过。刘铭庭于上世纪80年代末首次试验成功。 

  1995年,年逾六旬已退休的刘铭庭接到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政府的来信,邀请他去种植大芸改变当地群众贫困现状。“我当时太激动了,从策勒治沙站拉了2万株培育好的苗子就去了。”刘铭庭说。 

  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刘铭庭在沙堆中平整出一块试验地,开始试种大芸。刘铭庭的妻子储惠芳放心不下,带着年幼的儿子也一同从乌鲁木齐搬到试验地里。 

  试验地三面环沙,周围没有人家,他们自建了几间房,喝着很远地方拉来的涝坝水,上面甚至飘着虫子。储惠芳说,因为劳动强度大,1998年,刘铭庭暴瘦,而她自己也掉了8公斤。可是看到当地家徒四壁的农民,储惠芳理解了丈夫。 

  众人的期待,更是让刘铭庭忐忑。“我一个人偷偷去挖开沙地看大芸有没有从红柳根部长出。”他说。 

  好在,沙地里的大芸密密麻麻,人工肉苁蓉在于田试种成功。从村里到县上,再到毗邻的县城,种植红柳大芸能致富的消息越传越远。 

  刘铭庭决定,将这项获得专利的技术免费教给百姓。他说,科学技术不能锁在抽屉里。在他的脑子里,只有一本关于植物的账本。他将自己和妻子的工资拿来雇工人劳作,不计付出。 

  在刘铭庭和当地政府的推动下,红柳大芸慢慢被市场认可。和田地区大芸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产量不断提升,成为我国大芸重要产地和集散地,许多群众就此摆脱贫困。 

  刘铭庭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红柳大大(维吾尔语爸爸之意)”,时常会有农民来请教种植技术,他经常骑着摩托车穿梭在老乡的田地中。这辆摩托车在他80岁时被家人勒令“退休”。 

  从离海最远的地方再出发 

  刘铭庭有腿疼的毛病,那根用红柳做成的拐杖已难支撑他走远,所以,他给自己买了个轮椅。刘铭庭说,今年冬天他要写完一本书,来年春天,他还要去于田。 

  储惠芳说,每次去于田要坐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车,她的女儿已经快要退休,往后可以开车载他们去,而他们的儿子早已扎根于田。 

  他的红柳大芸却走出新疆,逐渐推广至甘肃、内蒙古等各大沙区,并从沙漠走向黄河入海口,开始治理海边盐碱化严重的土地。2017年,刘铭庭还欣然成为山东省昌邑市特聘专家,致力于研究红柳海岸种植技术。 

  一张海边郁郁葱葱生长着红柳的照片被刘铭庭放大挂在家中,成为他最近的心头好,逢人便拿来展示。 

  他至今不愿歇脚,最感兴趣的是,希望找到另一种能够在沙漠中产生效益的物种。 

  刘铭庭过去工作过的生地所沙漠团队也已延续至第四代人,他们将中国的治沙经验与技术带到了非洲、中亚等地区,参与到非洲“绿色长城”的建设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