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中国梦践行者】中科院援疆干部董云社:扎根11年 把新疆滴灌技术向西北、华北推广

时间:2019-01-18

董云社

    2008年,当时47岁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董云社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涯。而在援疆工作结束后,他回到北京仅仅十余天就被正式调入了新疆工作,至今已扎根新疆11年。

  董云社从事的是地表生物地球化学与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他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可以综合分析大气中三种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实验室;到新疆之后,他举办了“援疆学者大讲堂”,努力提高当地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还将新疆的滴灌技术在内陆大面积推广。在日前正在召开的新疆“两会”上,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的董云社提交了议案,建议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爱上新疆的科学家

  “新疆真的是好地方,风光特别美,美食也很多。在我看来,新疆最有魅力的是文化的融合,五湖四海的人在新疆安居乐业,真的欢迎大家来新疆看一看。”谈起新疆,董云社这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瞬间化身新疆旅游美食大使,开始了义务推广,记者发现,这是许多在新疆工作生活过的援疆干部的自然转变,正所谓“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

  2008年,中组部在选派第六批援疆干部时,受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科学院提出这样的需求: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专业水平要高、需要懂英语且有国外留学经历。时年47岁的董云社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组织找他谈话,并给了他一天的考虑时间。

  当时董云社刚刚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的资助,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带着五六个博士组成的团队正从事研究,他很明白去了新疆会对北京的科研工作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家里也不支持他去,因为多年来董云社为了做科研经常不在家中,家里全靠妻子独立支撑,他父母身体也不太好,而且18岁的儿子很快将面临高考,尽管有这么多困难,董云社还是依然决定去援疆。在他看来,能作为中组部选派的援疆干部是光荣的,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能为新疆的科研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他给家人做了一天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了妻子。当时的董云社不会想到,三年的援疆竟让他彻底爱上了新疆。

  向内陆推广新疆技术

  来到新疆农垦科学院后,董云社发现,作为省一级的科研院所,农垦科学院已十多年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是他以此为抓手,开始提高当地科研能力、培养科研人才的第一步。

  董云社利用多年科研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大家解读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要求与技巧,鼓励大家进行申报。在他的带领下,农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选题方向、技术水平以及申报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第二年,他们拿到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在他担任援疆工作的那三年间,农垦研究院一共拿下了14个基金项目,这一成绩对于一个省级科研单位来说实属难得。

  与此同时,董云社还筹办了“援疆学者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新疆传播新理念、展示新成果,一方面帮助新疆的科研人员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让外地专家学者了解新疆的科技工作成果。该讲堂每月举办一期,场场都座无虚席。

  如果说上述两项举措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农垦科学院的科研水平,那么将新疆先进的滴灌技术在内陆推广,则是董云社发挥援疆干部桥梁纽带作用的最好体现。

  新疆灌溉农作物采用的是滴灌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在土地上装一个有很多小孔的管子,让管子里的水直接一滴一滴灌溉到作物的根部,这种滴灌的技术十分节水,特别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后,还可以在水中加上肥料溶解,直接施肥,这种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别普及。

  此前,由于滴灌技术成本较高,只用在蔬菜、水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上;农垦科学院通过改进将器材等成本大大降低后,在小麦、玉米等大众化作物上也已能普及使用。董云社想,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不在内蒙古、宁夏等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呢?

  为此,董云社多次跑到北京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反复讲解沟通,最终拿到了行业专项科技项目,而这也是新疆第一次主持推广滴灌技术国家层面的项目,把新疆的技术在疆外推广。目前,内蒙古、宁夏、河北、山东等地都已大面积推广这项滴灌技术,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

  2011年9月中旬,董云社结束了援疆工作回到北京,由于他援疆期间表现优秀,仅仅十余天后,他就被正式选调到中科院新疆分院担任副院长。还没来得及与亲友好好团聚,董云社便开始在新疆扎了根。

  既当科学家也当机械师

  在北京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众多实验室中,有一座由德国捐助,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从德国到中国落地,乃至后期的仪器设备调试,董云社都参与了全程。

  1990年,董云社到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工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联合建立一座综合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验室,然后捐助给中国。这是国内第一个可以综合分析大气中三种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实验室,国内当时尽管有类似的大气研究实验室,但研究对象相对单一,数据分析不够全面。

  董云社介绍,在实验室落户中科院地理所后,借助这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他和德国科学家在国外相关权威杂志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系统性、完整性的农田排放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文章,开拓了中国在温室气体综合观测方面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德国工作和学习期间,让董云社完成了科学家与“高级机械师”的完美融合。“去德国之前没想到组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全部要自己动手组装完成,之后的测试、运行也全是自己去干。包括这些仪器来到中国,虽然德国方面也派出了组装调试人员,但还是有很多环节需要我们自己去做,我必须熟悉这些仪器,所以从安装到调试、再到这些仪器在野外的试运行我都全程参与了。”

  扎根新疆之后,尽管行政事务十分繁忙,但董云社的科研工作并没有中断,他目前正带领研究团队重点研究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年来,董云社承担了国家攻关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基金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负责人等20多个科研项目,发表SCI文章50多篇,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80多篇。

  用科学家态度学乒乓球

  工作的忙碌让董云社感到充实,但离家千里难免让他感到孤独,在来疆之前的培训上,有领导建议大家找一个积极向上的爱好,既锻炼身体,又充实生活,于是来疆之后董云社选择了打乒乓球。

  如今,董云社早已成为朋友同事口中“最会打乒乓球的科学家”,实际上,他是来新疆之后才开始真正学打乒乓球的,用网络流行语说,“科学家较起真来连自己都怕”,董云社把做科研时的较真劲头用到了学乒乓球上。

  首先,他对自己的水平做了全面评估——他跟从小学打球的人从基础上没法比,要想快速提高成绩,只能另辟蹊径,在球拍和打法上做文章。他请教了很多乒乓球高手,专门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现状制定了乒乓球技术快速提高方案,决定使用正手正胶、反手长胶打法,这样发出去的球比较怪,对手不适应。完美的方案加上刻苦的练习,让董云社的乒乓球水平有了很大突破。三年后,他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中科院全国领导干部比赛的第五名;四年后的第二次比赛,他就获得了全国冠军,此后就没让冠军的宝座旁落过。

  现在,由于工作越发繁忙,董云社没办法固定时间打乒乓球,但他的内心还是很热爱这项运动。

  对妻儿心里有愧

  11年期间,忙碌的董云社无数次从北京转机而不能回家看一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只能靠妻子一人扛着,这位谈起工作和乒乓球时自信满满的58岁男儿,说到妻子儿子时满怀柔情:“对他们我始终感到愧疚。”

  实际上,董云社当初选择援疆,儿子对他也有许多埋怨。到了2011年,董云社获得了中科院援疆干部一等奖和兵团优秀援疆干部荣誉称号,儿子向他举起了大拇指,“爸爸你挺能干的。”董云社终于在儿子的赞扬中释怀:“孩子长大了,理解了我的工作,也很为我感到骄傲,我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广州日报记者于梦江、白志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