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新疆日报】徐新文:探索沙漠变绿洲奥秘

时间:2019-09-04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沙漠植物园引种了近300种防沙治沙植物(2012年6月25日摄)

    □本报记者/谢慧变

  茫茫黄色沙海中,一条黑色的柏油路蜿蜒盘旋,伸向远方,两旁绿色的防护林带甚是养眼。绿色衬托着大片的黄色,其中再夹杂点黑色,仿佛一幅年代久远的水彩画。

  “这是2006年拍的照片,当年10月,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8月2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文通过照片向记者展示了研究团队的“杰作”。这幅照片也让徐新文回忆起了那段岁月。

  1986年,徐新文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方向是荒漠地区造林。

  1992年春天,徐新文接到通知,为方便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国家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修路,他主要负责沙漠公路的选线和防沙治沙等相关工作。“当时第一次乘坐沙漠车来到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很兴奋。”徐新文说,然而,兴奋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淹没。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遇上沙尘暴是常有的事情,“当沙尘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人显得是那样渺小和无助。”徐新文说。

  1994年,路修到了沙漠腹地,条件也更艰苦,遇到沙尘暴的次数更加频繁,然而研究团队已经习惯了每天跟沙子打交道。“后来遇到沙尘暴,大家就抱着仪器往外冲,风越大越高兴,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到风沙数据。”回想曾经的经历,徐新文依然很激动。

  1995年,塔里木沙漠公路终于全线贯通,全长522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它使乌鲁木齐到和田的路程缩短了500公里。

  路修通了,但车辆在这条路上却很少能畅通无阻地行驶。“经常一场沙尘暴,路就被阻断了。”徐新文说,其实从开始修路时,研究团队就开始了防沙治沙的相关研究工作。

  “开始主要是利用草方格进行机械防沙,因为生物防沙引种植物需要时间。”徐新文解释,但是机械防沙的弊端在于草方格被沙子掩埋之后,沙子依然会被吹到路上。

  经过前期大量试验,1995年至1997年研究团队在塔中建立了试验基地,相继对风沙运移、植物引种、苗木培育、灌溉技术、土壤改良等进行了试验。2002年,研究团队在塔中建立了沙漠植物园,引种了近300种防沙治沙植物。

  2003年,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项目获国家正式立项。3年后,一条长400余公里、宽近80米、种植苗木近2000万株的防护林工程正式竣工。该项目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十大环境友好工程等。

  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竣工后,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借助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徐新文和研究团队开始把防沙治沙的理念及经验在其他国家推广,目前已推广到10余个国家。“我们分享经验的同时也带动了防沙治沙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互利共赢。”徐新文说。

  在哈萨克斯坦,徐新文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在其首都建成了引种筛选基地,成功引入40余种植物苗木和插条,建立了20公顷示范基地。

  接受记者采访时,徐新文刚从蒙古国考察回来,第二天又要出发去山东,这样忙碌的工作状态持续了30余年。有人称他们为“沙漠园艺师”,因为有太多的不毛之地在他们手里变得绿意盎然。

  但在徐新文看来,和沙漠“相处”更像是一场探险之旅——探索沙漠变绿洲的奥秘,最后造福沙漠周边百姓。“把未知的变成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成果,这其中的乐趣或许只有投入了、付出了才能感受到。”徐新文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