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在全国百余个院属单位举办。本届科学日是中科院三年来首次恢复全面线下开放。近百处天文台站、植物园、博物馆、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面向公众开放。通过科普讲解,高大上的知识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大家的生活中。
声学所展示广场舞“消音”神器
今天9点,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所)的半消声实验室迎来了第一波参观的家长和小朋友。半消声实验室天花板和四面墙“五个面”上布满三角形的吸声尖劈。声学所高级工程师刘丹晓告诉大家,这些吸声尖劈像一个个切块蛋糕一样立在墙面,尖劈的外表面是穿孔的铁板或者铝板,里面装着吸音材料。
小朋友参观半消声实验室。中科院声学所供图
“这里跟外面的混响环境不太一样,声音被吸收掉后,衰减会很快,所以听起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她说,半消声实验室提供了一个半自由场空间的低噪声测试环境,应用领域包括传声器的校准、电声仪器设备的测试、语言和听觉声音测试等。
现场还展示多个科普展品,供大家体验。其中,超声波导盲仪是利用超声回波定位原理开发的科技助残设备。公众闭上眼睛,手持设备,当5米之内有障碍物出现时,设备会根据障碍物材质不同,发出不同的声响。
刘丹晓向大家解释了设备的科学原理。视障人士手持的设备通过发射超声扫频信号,接受障碍物反射的回波。回波中携带被测障碍物的大小、距离、材质等信息,经过信号处理后,障碍物的信息可以转化为音频信号,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使用者通过训练可以感知障碍物的距离、方位等空间信息。
展品指向性扬声器目前已经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用,可以进行个性化广播。刘丹晓说,指向性扬声器又称“声学手电筒”,如用手电筒能够产生一束光一样,指向性扬声器能产生一列有指向性的声束。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的非线性原理使超声波传送可听声。如同汽车运载货物一样,超声波搭载着可听声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传播,所以只有在传播路径上才能听到。“比如在安静的展馆中,观众走到一幅画前,正好处于平板扬声器的正前方,就可以听到这幅画的讲解。”她说,类似的喇叭还可以在广场舞现场应用,使嘈杂的音乐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工作人员展示指向性扬声器。受访者供图
新疆生地所开讲大漠奇鸟
公众科学日有不少活动采取直播形式,网友足不出户,可以隔空入场科研院所活动现场。
上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生地所)研究员杨维康进行“旱域生灵”专场科普报告,讲述他们保护波斑鸨的故事。他和现场听讲座的同学互动,报告通过网络实时播放,让不在新疆的观众也能了解这种大漠奇鸟。
波斑鸨栖息于开阔荒漠或干旱草原,它们背部、翅膀和尾巴上覆羽呈浅沙黄色,和大自然一个色调,像穿着迷彩服一样,起到了“隐身”的作用。由于几乎很少鸣叫,它们又被称为“哑巴鸟”。杨维康说,由于中东国家的富豪喜欢训练猎隼捕猎波斑鸨,所以近年来波斑鸨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地所和阿联酋国家鸟类研究中心合作,在新疆木垒进行野外研究和保护。
波斑鸨。受访者供图
为了防止暴露营巢位置,波斑鸨不像其他鸟类在巢中垫放树枝和羽毛,它们将卵产在自然凹陷的坑中,如果看到狐狸远远游荡,鸟妈妈会以最快的速度贴近地面悄悄地跑开。为了增加波斑鸨的种群数量,科研人员计划进行人工繁育再放归野外,但难点是了解自然孵化的温度。为此,杨维康和伙伴们将自动温度记录仪放入卵壳中,用胶水粘好,再将这样一枚“假蛋”偷偷放入巢中,和其他真蛋混在一起,让鸟妈妈继续孵化,从而记录孵化温度。
长期在戈壁深处坚守,科研人员终于摸清了波斑鸨的分布情况、孵化过程和迁徙路线。“波斑鸨的繁殖成功率为0.456,也就是说,每只雌性波斑鸨每年可繁殖8周龄雏鸟0.456只,如果不加以保护,野外种群将在40年后灭绝。”他希望社会公众关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强化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记者从生地所获悉,明天,李兰海研究员团队成员将直播介绍他们在第三次新疆科考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和研究目标,以及科研人员在天山深处的巩乃斯河谷开展的考察,引导公众了解第三次新疆科考,领略初夏时节的大美新疆,向公众科普雪灾发生的特点及诱因等。
孩子动手参与蝴蝶标本制作
动物研究所今年已有95年历史,是中科院里历史最悠久的研究所之一,此次为大家展示动物所90余年的科研历史,提供与科学家面对面的科普讲座,同时为小朋友们免费开放国家动物博物馆。公众可以逛科普市集、制作昆虫标本、体验科普实验、参观干细胞资源库。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说,国家动物博物馆是实体科普机构,有较大的空间,此次公众科学日推出的活动比以往更加丰富。“我们在两天共推出6场蝴蝶工坊活动,孩子可以亲手制作标本,所有展厅研究生作为志愿者进行免费讲解。动物博物馆还有一个封闭集装箱叫科学魔方,孩子可以在里面观察细胞、做实验。”他说,科普市集邀请了近20家出版社和自然保护组织,进行科普文创产品的宣传和展示。馆内举行8场科学家科普讲座。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科学普及与学术处处长马强说,公众科学日的举办,一方面希望使公众的科学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也让青少年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发现科学的“苗子”,争取培养一些未来的科学家,让“今天”的观众成为“明天”的科学家。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中,50余名院士围绕公众关心的天文地理、航天探索、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普讲座,为公众释疑解惑,在科普活动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