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肖文交荣获2021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包安明主持完成的“干旱区陆表特征参量遥感反演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获2021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肖文交长期从事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瞄准造山作用与大陆增生机制的国际前沿,围绕造山带结构及时限、造山方式与大陆增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坚持在中国北方及邻区戈壁山区开展系统研究,在中亚造山带构造格局和大陆增生机制等领域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肖文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ommunications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Reviews of Geophysic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SCI总引26293次,Google总引用34969次。入选地球科学领域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排行榜和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担任GSA Bulletin和《地质科学》主编,以及多个刊物副主编或编委。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深地专项项目与基金委重点项目等。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GSA Fellow),2018年当选德国莱布尼兹科学协会会士。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IGCP662项目共同主席。
“干旱区陆表特征参量遥感反演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紧密围绕干旱区站点稀疏造成陆表过程模拟精度不高的科学难点,在长期遥感实验和野外观测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处理、遥感反演与过程模拟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了水、土、气、生等一系列陆表过程特征参量的遥感反演理论和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区域遥感自动化和智能信息提取的方法,突破了干旱区陆表关键要素快速制图技术瓶颈;发展了缺资料山区水文要素的高精度反演模型,提高了山区洪水预警预报能力;改进了干旱区绿洲荒漠蒸散耗水估算的精度,成功应用于绿洲水分管理及旱灾监测评估;创新了稀疏植被条件下的荒漠生态关键参数反演方法,突破了干旱区荒漠植被动态监测的技术瓶颈;完善了干旱区生态监测与综合评估方法,支撑了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综合评估。成果已发表论文123篇,其中SCI论文67篇,出版专著5部,专利4件和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咨询报告3份,1 项建议纳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