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于田科技救灾

时间:2014-02-20
  
  本报记者  王晨绯  
  2月17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无人机组返回乌鲁木齐。他们在于田县连续奋战四天,顺利完成于田地震灾区无人机低空航摄任务。
  2月12日下午5点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党组副书记方新和院党组第一时间部署相关救援工作,并慰问了位于地震灾区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
  据了解,因此次受灾核心区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昆仑山区中的乡村,卫星遥感数据难以满足抗震救灾要求。根据新疆抗震救灾指挥部指示,新疆生地所马上开展无人机低空航摄,为灾区评估、灾后重建等服务。地震当日下午,新疆生地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灾区策勒站工作人员和研究所无人机应急救援工作组投入应急工作。
  2月13日上午,新疆生地所无人机组携带便携高原型无人机两套、移动数据处理工作站四套,赶赴地震中心于田县阿羌乡进行航拍和现场数据处理。4天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阿羌乡受灾最严重的皮什盖村低空航拍,分辨率达到10厘米,有效面积达6平方公里;完成阿羌乡主要居民区的航拍和数据处理任务,飞行4个架次,地面分辨率达10厘米,面积10平方公里;同时对策勒站附近受灾村庄进行了航拍,地面分辨率5厘米,航拍面积5平方公里。为争取救灾时间,科研人员争分夺秒,拍摄当天连夜完成数据拼接和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传回乌鲁木齐抗震救灾指挥部。
  据悉,这些无人机数据为准确评估受灾状况、开展灾区重建、组织救援提供了高精度的技术保障。新疆生地所现有满足不同需求的大、中、小型无人机12架,飞行与数据处理团队成员23人,可迅速开展各种应急和救援工作任务。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2-20 第4版 综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