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一、建站历程

  1971-197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科研人员应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与新疆吐鲁番地区林业工作站的科技人员一起,成立了吐鲁番治沙站,开始对该地区大面积的沙害进行全面治理。针对吐鲁番地区的气候、土壤和风沙危害特点,科研人员从中国西北各沙区广泛引种具有抗风、固沙和耐旱特性的各种乔、灌和草本植物,利用当地冬季的坎儿井农闲水进行灌溉造林试验。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首次建成了以优良固沙植物沙拐枣、胡杨为优势植物种的大面积防风固沙片林和农田防护林网体系,面积近2000公顷,有效地降低了当地的风沙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成为了中国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成果示范基地,引起了国内外和广泛关注。

  1975年,为了巩固和推广已经取得的防风治沙和沙生植物引种研究成果,深入开展固沙植物的引种、繁殖、选择以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由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八一农学院林学系、吐鲁番县林业站和吐鲁番红旗乡治沙站4个单位联合规划,在已营建的大面积固沙人工灌木林中,划出7公顷土地筹备建设了“沙漠植物系统标本园”和约2公顷的引种实验苗圃,主要以国内沙区木本植物为引种收集对象,开始了沙漠植物园的引种、研究与建设前期工作。

  1976年,正式开展了沙漠植物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投资新建了科研和生活居住区,建成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1985年,根据中科院生物学部宋振能常务副主任视察后的建议,在吐鲁番市人民政府和恰特卡勒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土地证,植物园面积增至140多公顷。

  198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

  1994年,加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

  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于“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200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体系,植物园面积扩大至150公顷.

  二、基本概况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位于吐鲁番盆地东南部的恰特喀勒乡西部沙荒地,东经89°11′,北纬40°51′,海拔-105m — -76m,占地150公顷。地处中亚干旱区处于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海拔最低的植物园。属典型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6.4mm,年蒸发量3000mm。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低-28℃,极端最高气温49.6℃。≥10℃的年平均积温为5454.5℃;无霜期265.6天。地带性土壤为灰棕色荒漠土;土壤pH值8.6—9.1。地貌类型为风蚀雅丹地貌、平坦流动沙地及新月型沙丘地貌。地下水埋深10m—15m。

  已保存各类荒漠区植物600余种,建成荒漠植物活体种质标本园、柽柳科植物专类园、沙拐枣属植物专类园、民族药用植物专类园、荒漠经济果木专类园、荒漠野生观赏植物专类园、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专类园、盐生荒漠植物专类园、生物质能源植物专类园、生物质能源植物园、甘草专类园、禾草专类园和补血草专类园12个专类园。成为世界上温带荒漠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荒漠特殊种质资源储备库

  三、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立足新疆、面向中亚、辐射热带、亚热带干旱荒漠区,主要功能为温带干旱荒漠(沙漠)区和中亚地区温带荒漠植物区系成份植物种质资源的引种收集、迁地保育、科学研究、开发利用与科普展示,确保国家干旱区植物战略种质资源的安全。重点开展干旱荒漠(沙漠)区和中亚地区温带荒漠植物区系成份和特殊(战略)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迁地保育,开展极端干旱环境下荒漠植物逆境生理和生态学特性研究,开展特殊战略植物种质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评价,开展沙漠植物逆境生存对策、群落景观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成为世界上保存温带荒漠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种质资源储备库和具有典型温带荒漠景观特征的国际一流科学植物园。

  站长:张道远 副站长:王建成、王喜勇

  网址:http://tebg.org

附件下载: